- 相关推荐
《呼兰河传》人物形象分析
《呼兰河传》人物形象分析1
《呼兰河传》中放河灯是最令我感兴趣的,每当七月十五日,呼兰河上便会飘起点点灯火,可这美丽的背后却耐人寻味……
放河灯会请道士、和尚吹笙、管、笛等乐器,人们也会在河上放上一盏盏灯,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们,让他们拖着河灯托生(此书中还有为去病跳大神、为求雨唱野戏台子等)。可我们不妨想想,他们的'这种行为不正好反映出他们深深的无力感吗?他们本身不求新,只依靠祈福来解决问题,何尝不是依靠神明保佑来寻求心中的慰藉?他们宁可相信神明,也不愿靠自己的双手,也侧面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固执。他们不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只是麻木地活着,更不会去反抗陈规旧习,这故事的深入背后,或许才是作者萧红真正想表达的,想给世人看的一幕呢?
《呼兰河传》放河灯等故事表面是美好的,可背后却又是另一副面孔了。
《呼兰河传》人物形象分析2
要说《呼兰河传》的大人物,一想便是冯歪嘴子,祖父,小人物诸如车夫,仆人,可却得想老半天才记起作者小萧红的存在。
为什么萧红这么“透明”呢,我们可以来看看。
我听见隔壁老胡家大声的叫喊,年纪轻轻的一个姑娘走进了老胡家。我还很小,只觉得很盛大,热闹,有趣。
看,小萧红如此天真稚趣,与性格各异的人们相比不是很“透明”么?不是如同一个普通的小孩么?你看,就说这生活环境,每天各种叫骂声,各种民间风俗混杂在一块儿,人们卑微而又琐碎的生活与父亲的吝啬和暴躁并未能击垮她的信心,祖父的话无时无刻环绕在她的耳边,让她充满信心。
于是,萧红写出了这朴实的作品,用她悲惨的人生结出来的文学瑰宝,将自己的.童趣与呼兰河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如第一场秋雨慢慢地,慢慢地落在我们心灵之上,也落在那不复存在的后花园。
时间击碎了祖父的花园,但击不碎祖父的意志。上天收回了她的生命,但收不回那朴实的作品。
《呼兰河传》人物形象分析3
这世上,许多人生活痛苦,却活得很平静,因为,依旧得生活。
呼兰河里,卖豆芽菜的女疯子,疯了却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岔五的'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可哭完了,依旧拍拍灰尘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
她平静地活着,她麻木地活着,她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时不时的哭诉变得不同。
严冬里的老爷爷,包子掉了,平静地捡起来,照样卖着。别人趁机拿了包子,他只是一句话,“大地吃了自己的包子。”
他平静地活着,他麻木地活着,他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些插曲变得不同。
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沉浸在手机里,窝在被窝里,在这现实世界里平静地上班、上学、吃饭、睡觉……
我们平静地活着,我们麻木地活着。生活虽然插曲繁多,可我们依旧得生活。
《呼兰河传》人物形象分析4
不为人知的小城,封建迷信的呼兰河,发生了许多故事,引发思索。
冯歪嘴子,在小城里几乎唯一清醒勇于反抗的神级人物,“众人皆蚀我独醒”正刻化了他的特点。
团圆媳妇昏迷,该找大夫,却请来了不知来路的驱鬼大师,花了许多钱元。冯歪嘴子相反,媳妇死了,自己独立带着俩娃长大,而且还乐观向上,积极对待每一天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不同于团圆媳妇无意识被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传统,冯歪嘴子是有意识的反抗。他家庭贫寒,生活艰难,却敢于打破了封建传统规矩屏障,直面人们的谩骂和艰苦的生活难题,并想改变命运。
在呼兰河的小城里,人们用封建观念解决一切,而冯歪嘴子不同,活得更为真实,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敬佩。
要是呼兰河多些像冯歪嘴子这样的人,结局是否会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