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时间:2023-08-31 11:12: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楼梦读后感(范例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读后感(范例3篇)

  红楼梦读后感 篇1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这部传世名作,曾经让多少人泪如雨下,又让多少人感慨万千!而今,望着夕阳西下,我又忆起这让人牵肠挂肚的梦。

  林黛玉,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她红颜命薄,身世可怜,曾为了漫天飞舞的落花而哭泣,因为宝玉和宝钗说笑而悲切。她善良,她聪慧无比,并希望得到保护,又体弱多病,加上貌美,更加博得宝玉的青睐。但她孤僻又独傲的性格,在端庄大方、懂得察言观色的宝钗面前却黯然失色,就得不到众人的怜爱了。她渐渐的和姐妹们疏远了,所以,面对唯一喜爱自己的贾宝玉,她则是将全部的身心都投入进去,但却落得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悲惨结局。她之所以会落得这样的结局,是因为她有着很重很重的叛逆性格,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毫不理会现实,也不会、不敢去面对现实,终究失败。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真性情的人,也是最无奈的人。他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结合体,他比林黛玉要大度,比薛宝钗要真实。他既想拥有林黛玉的理想生活,又不得不面对薛宝钗的现实生活,所以,他一生被掌控着,根本就没有机会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他叛逆,他可爱,他单纯,他对林黛玉有着无限的爱意,但无奈于长辈的阻挠,最终没能如愿。但他却不肯罢休,最终经受不了封建家庭的压制,离开了这个衰败的贾府,最终了却了尘缘,变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道士,向远方奔去。

  薛宝钗,有许多人都认为她端庄稳重,举止娴雅,是一个标准的“淑女”。但是,我却认为她是一个世故圆滑的女子,她在我的眼中,更多的是世俗的一面,一点儿也没有像林黛玉那样的叛逆之情。她很喜欢讨好大人,并且会顺着他们的意图来办事的人。她很美丽,也很讨人喜欢,但是,为了讨别人的欢心,她放弃了自己的个性,面对现实,并且适应了现实。她根本就没有自己真正地生活,因为在这封建的社会里,只有现实,才能生存。可是她却找到了一个喜爱理想、厌恶世俗的丈夫,最终也只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晴雯,她虽然是一个丫鬟,但她却同样与众不同。她不像别的丫鬟那样墨守陈规,对公子小姐太太们毕恭毕敬,而是顽强的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做抗争,虽然她失败了,虽然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她的抗争,已经吹响了民众反抗的号角。

  刘姥姥,她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很可爱,很活泼,又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勤劳朴实,很受人们的喜欢。她也是一个很具有公关才能的老太太:口齿伶俐,诙谐幽默。她还有侠肝义胆、挺身而出的一面。在贾府没落之时,是她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并且一直照顾她,直到最后。

  王熙凤,她在贾府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她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是贾府中的大管家,靠着口才和威信在贾府中以大欺小,窃取财富,获得权威。瞧她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就能看出她的阴险狡诈和心狠手辣。

  ……

  这是一本好书,她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公,朝廷腐败,穷人毫无立足之地,一切大权都掌控在当时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手中。无论大官小官,都要有“护官符”;贵族们就是犯了错,也不会严加处置。当年,薛蟠犯下人命关天的大罪,贾雨村却只有让薛家赔给受害者家属赔些银子了事,可见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已经不再平等。,穷苦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受了委屈还没处申冤!而那些富有的家族,不但有地位、有权势,而且上上下下出门都前呼后拥,门前屋后,哪个不站着小厮?吃喝拉撒睡,谁能离得了丫鬟婆子的伺候/……唉,真是老天不公啊!

  这真是一本好书!她不仅暴露了社会上的不公,也揭示了家庭中的不公。贾宝玉和林黛玉明明很合得来,而且互相爱慕,但险恶的王熙凤却将“玉”换成“钗”,还巧设毒计,让贾宝玉变的神魂颠倒,让林黛玉最终魂飞魄散。本还好好的一对,就让“削宝拆”(薛宝钗)给插进来,落了个两败俱伤。真是……无奈!为什么,都只顾着替贾、薛两大联姻,却完全不顾宝玉和黛玉的命运。可能在贾母等人眼里权贵就是幸福和美满呢,其实呢?这一切不过是云飘雾散。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入春晓之花”的贾宝玉,还有才干卓超的探春,为人圆滑的宝钗,弄权作势,两面三刀的王熙凤……《红楼梦》中出场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个个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写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难怪鲁迅先生也这么评说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这本好书,她用多姿多彩的语言,勾绘出了大观园美丽而又魅力的一面;这本好书,她用绵绵动人的情谊,描述出漫天飞花下,两个颇具叛逆性格的青年在共读西厢的浪漫;这本好书,她用美轮美奂的画面,淋漓尽致的描绘了元妃省亲,组建诗社的场景……。

  物极必反,祸福相依,正如贾府,没有永远的繁华,也没有永久的衰落。因此说,她是一部封建社会的兴衰史。

  是啊,正是这本好书,这本让作者呕心沥血,倾尽心血的惊世之作,感动了千千万万人,也启迪了千千万万人。

  那段岁月,正如曹雪芹吟出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读后感 篇2

  《红楼梦》中写了一大群青春年少的女子,作品充满了青春的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史湘云作为众芳中的一员, 被喻为海棠的象征,她有着林黛玉的聪颖和真挚,却没有她的忧郁和褊狭;她有着薛宝钗的才思和醇厚,却不像她那样冷漠和矫情;她有王熙凤的泼辣和爽利,却没有她的残忍和贪婪,她是一个内外兼修的美女。

  一、貌美

  湘云因其姿容潇洒、高雅脱俗深得众人喜爱。《红楼梦》中并无对史湘云相貌的正面描摹,但是却从侧面写她和宝玉面貌仿佛。三十一回中宝钗提到:“他在这里住着,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他站在那椅子后边,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宝玉,你过来,仔细那上头挂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宝玉的面貌书中是描写过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曹雪芹描写的宝玉的外貌,真可谓美极,湘云和他相像,女儿的俊秀之外,也兼有男儿的俊朗。

  二、才情美

  湘云才思敏捷,是个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她热衷于创办诗社,在诗歌评论中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群芳宴史湘云掣得海棠花签,签上的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这是苏轼咏海棠的名句。吟咏白海棠,史湘云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将意思说尽的情况下,她竟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被评为压卷之作。大观园的最后一次诗会,她的柳絮词,写得妩媚清鲜,黛玉看后笑道:“好得很,又新鲜,又有趣儿。”湘云诗兴到来时,热情洋溢,忘乎所以,被谑称为“诗疯子”。芦雪庵联诗,她一边是忙忙的吃菜,句如连珠,诗如泉涌,力战黛玉、宝钗、宝琴三杰。林黛玉是大观园中公认的最有诗人气度和才赋的少女了,作者写她多次赞赏湘云的诗,可见湘云的诗才的确是出众的。此外,第三十一回,湘云与丫环翠缕拾金麒麟论阴阳,与翠缕的一问一答中,可能看出:湘云较之宝钗,黛玉才华出众,学识渊博,懂得周易之理,阴阳学说,诸子百家无所不知。兼有宝钗的才思,又有着黛玉的聪慧、少女的活力。

  三、率真美

  第一、她的笑。读过《红楼梦》的人,恐怕都不会忘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的出场,无独有偶,湘云的出场也是先声夺人的,她是和着笑声出场的。湘云是大观园女儿国里笑得最多一个少女,她常是“大说大笑”,“拍手笑”,“拿手帕子捂着嘴呵呵的笑”,有时笑得“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甚至笑得“连人带椅子歪倒了”。……,她走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活跃起来,就有了欢声笑语。

  第二、她的说。这不是赞她说的妙,而是讲她说的直,快人快语。而最能说明她心直口快的事,发生在薛宝钗生日看完戏后,当大家猜出戏中小旦活像黛玉,都不敢说时,湘云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脂砚斋评湘云“事无不可对人言”,可见口快口直是湘云豪爽性格的另一突出表现。史湘云的真率爽直,不只是说笑,在实际行动中也有不少表现。《红楼梦》前80回,写了史湘云两次酣眠,一次酣眠芍药茵,醉后睡姿优美动人;一次酣眠桃花被,睡得痴酣而无所顾忌。这些日常生活场景,看似平淡无奇,却把湘云豪放爽直的独特之美,通过生机盎然的意境,色彩协调的画面,动人心魄的人物仪态,表现得令人陶醉、神往。

  第三、为人、为事。她很少或者说根本不会为自己打算什么,争取什么。即使后来劝说宝玉读书,遭到宝玉的责备之后,她以后再也没说过类似的话。并且对宝玉一如既往,毫无芥蒂。她就是这样一个胸无心机,不用心机的姑娘。湘云没有林黛玉的尖酸小性儿,也没有薛宝钗的世故精明。她是个直来直去,有话明讲,从不因口舌龃龉而耿耿于怀的爽快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史湘云与奴婢之间特别亲密的关系,无论对平儿、袭人或者香菱、翠缕,她都一视同仁,从来不“拿小姐的款”。湘云思想性格不与封建传统一致的一面,是她人品美的体现,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史湘云的身世是凄凄切切的, 但她没有黛玉的自卑心理,也不像黛玉那样自怨自艾,悲天悯人,用眼泪和叹息来折磨自己,她总是以乐观、旷达、宽宏量忘却自己的不幸和不快,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她那豪情率真的可爱性格,更没有扼杀她生活的热情和活力。爱说爱笑,敢作敢为,率真和豪爽,这是史湘云性格难能可贵的一点。

  总之,人品美、才情美、性格美表现在独具特色的湘云身上,正是二百年来绝大多数读者深深喜爱、热烈赞叹这一艺术形象的主要原因。

  红楼梦读后感 篇3

 

  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手中怀拥着一本《红楼梦》,闭上眼睛轻嗅着季节的芬芳,仿佛一睁开眼便会望见你那婀娜多姿的模样。一颦一笑无不忧伤,“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啊黛玉,你究竟是怎样的女子?

  宝玉第一次见到她时,他说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颇有美人之资,却“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为何黛玉她会如此“凄美”,是否已看破了红尘,还是对这世界有所不满……我已明了,“凄”是因为她身世凄凉,体弱多病,她的外延内涵和艺术却是如此“美”,是一种柔弱美,是一种病态美。

  有人说:“女人都是水做的骨,”林黛玉又何尝不是呢?在三生石前,她得甘露脱草胎而成人性,为报灌溉之恩而下世为人。她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一生的泪全还给他。”上天注定她要为那贾宝玉流尽一世的泪,她那一颗一颗晶莹的泪编织了一场梦,交织回荡着她那深切悲痛的爱情心曲和疾愤抑郁的叛逆心理。

  思绪仍未停止,梧桐碧以潇潇,我可以看见她从婆娑摇曳的树影下缓慢地走了出来,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驻。挽着莹白轻纱,便在水边葬起花来,好一首《葬花吟》,好一句“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满是忧伤的情怀,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也只有她这般的女子会为落花寻归宿吧。

  有人知她的弱不禁风,有人知她向往自由,又有几人知晓她的那份坚强。林黛玉便是《红楼梦》中最坚强的女子,谁说眼泪是懦弱的表现,林黛玉的泪不是软弱,不是屈服,是对这黑暗的社会的无声的抨击。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她是多么勇敢,她用死来向社会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她在抗议!

  从古到今,又有多少巾帼英雄呢?孝女花木兰替父从了十年军,忠孝两全,十年归来放弃功名利禄,和家人共享田园之乐;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放下一切安逸的生活,给天下百姓带去希望。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些不正是向我们证明巾帼也是不让须眉的!

  将目光放向窗外,已是正午,蝉鸣有些忧伤,我微微一笑,正所谓知我者莫若蝉儿也。风抚过绿叶,触到我的面颊,渐渐地便泛起了睡意,将《红楼梦》枕在胸口,口中喃喃着:“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读后感】相关文章: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推荐语10-20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6-15

红楼梦读后感05-13

红楼梦经典读后感02-03

红楼梦读后感08-27

(经典)红楼梦读后感08-14

[经典]《红楼梦》读后感08-11

红楼梦读后感08-20

红楼梦读后感08-20

红楼梦读后感08-2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