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3-08-30 09:21: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汇编13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傅雷家书读后感[汇编13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在等爱,沁入心田。——题记

  你可曾在喧嚣﹑繁杂的世界里寻过爱的足迹呢?或许,在傅雷给儿子写的封封书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傅雷家书》包含了傅雷这位伟大的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爱,让我在文字中领会到了父爱如山,深沉而伟大;也如水,细腻而温柔,就这样涓涓之爱流淌在父与子之间……

  “上海已经秋凉了,你那的气候如何?地理书上说波兰是大陆气候,寒暑都在极端。你现在穿些什么衣服。”这哪里是一位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问候,这分明是傅雷在对一个近在身前的儿子日常关心。质朴的语言里,包含着一份如山的爱。“注意:钢丝上有小条子,注明号数,切勿丢掉,否则以后不易分清。钢丝弹性很足,有弹伤眼睛、身、手的危险。你自己千万不可随便拉开,一定要让动手做的人收场。望你牢记在心,万万千千!”傅雷对儿子的.爱像空气,无处不在,通过书信,飘越过国界线,爱充斥着儿子的生活。

  “……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温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裁的知识。”傅雷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学者,对儿子要求严格,在学业上,艺术方面亦是如此。望子成龙之心如此强烈。

  天下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我的母亲,对我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求十分严格,她能以身作则,给我树立一个完美的榜样。她的学历并不高,但是母亲的言谈举止总能让我受益匪浅。母亲会以自己的方式教育我和弟弟,也像傅雷对傅聪那样,爱在点点滴滴,教在星星点点。

  刘瑜在书中对孩子说:“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看,不管是伟人还是平凡父母,对子女的爱都如星辰大海,不容沉浸。

  青春易逝,随岁月一同蹉跎的何止吹弹可破的面容,那些懵懂如水的回忆,也会慢慢消逝,我们无需作答,只要在父母的涓涓爱意中成长便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无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纵观全书,我想,也许正是这句话凝结了傅雷对儿子傅聪最含蓄深沉的父爱。《傅雷家书》共收录了近百封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其中有艺术家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有对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展望,有对儿子为人处事行为习惯的培养,所见所闻的分享,也有嘘寒问暖枝叶关情的温情。然而最感动我的,也许就是一个严厉的父亲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

  傅雷教子极严,有时近乎不近人情,这一点傅雷在《家书》中也屡屡提到自己对过去“不懂做父亲的艺术”时的后悔。尽管傅雷是如此的一个严父,在傅聪离开中国留洋学习钢琴之际,也是恋恋不舍难以割舍。书中有这样的话“园丁用血泪浇灌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无意中,在傅聪离开之际,我们可以在此一窥傅雷作为父亲柔情的一面。又有哪位父亲会讨厌自己的孩子呢,从来都只是“因爱生恨”为了促使子女前进的鞭策。

  《家书》中亦可见得傅雷身为父亲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管教。不管是为人处世的原则,生活学习的安排,行为习惯的规范,演奏时的表情姿势指法乐理,他都一点一滴地写在家书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处便是傅雷提醒傅聪:“围巾必须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这样的琐事也不吝笔墨地写在家书中!实在是无微不至。对于子女,父母便是如此。总是细细碎碎,总爱唠唠叨叨,总是对子女有着各种各样的不满意,追根到底,也许就像开头那段话所说的一样,父母就像“一面忠实的镜子”之作用,就是“正其衣冠”,检查自己的污点。人们往往不愿意直面自己的缺点,而父母的指出让我们无法逃避,从而还怨恨镜子太过诚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父母的唠叨教育总是有所逆反不从。其实他们如是,不过是想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罢了。

  读《傅雷家书》,在傅雷质朴的文字中总能联想到自己的影子,总是蕴藏了不曾言明的含蓄之爱,细细咀嚼,那份柔情犹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这几日不论是上班还是夜晚,都抽空读几章《傅雷家书》,撇去那些成堆让我头晕的交响曲名,音乐家,画家,剩下的全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与期待。父子可以如此谈人生,谈哲学,谈音乐,谈文学,何尝不是一件难得且幸福的事。朋友易寻,知己难求,倘若有一个人可以在思想上与自己畅所欲言,谈古论今,最好再把酒言欢,真是夫复何求。

  傅雷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地,不管是音乐,文学亦或是绘画,而艺术都是相通的。于是我总是尝试在他的话语里寻求自己对摄影,对文学疑问的答案。谢天谢地,近日的苦闷得以解脱,虽说书里未必有黄金屋同颜如玉,可单单让迷茫的自己豁然开朗,重拾方向,已是最大的收获。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是个极守计划且自制很强的人,总是让儿子制定出生活,时间,工作的'制度且严格执行;大约这也是自己欠缺的吧,总是容易半途而废,容易被情绪控制。于是只得在路上走走停停,偶尔还走上岔路,不过终究还是绕着圈子回来了。

  颓废的日子,总是放任自己,有时也在想究竟平时生活里的那些个所谓爱好带给了自己什么?如此沉迷又是为何?如果仅仅是爱好,又为何因此而苦闷?难道爱好不应该轻松快乐些么?傅雷在家书里对傅聪说:“想必你的苦闷来自于自己演奏的技巧无法表达出心中的音乐,苦于找不到门路,可当经过老师指点,技巧日渐提升到可以表达的时候,你心中的音乐又去到了另一个层次。”我想这也是自己苦闷的原因吧,因为技巧尚未达到可以表达心中所想,所以焦躁万分。如他所言,光有感性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心理作用太容易变,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个性以及人格的一部分,才会变成自己独有的特点。而只有真正深入了解理解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从而对其产生强烈的感情,才能引起共鸣。

  也许每个人对爱好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态度,可也许对自己而言,这些并不仅仅是娱乐消遣,而是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存在,是极其严肃的一件事。从前一直会问自己究竟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惊天动地或与众不同的事才能证明其存在的意义?如今渐渐体会到书中所言,这些个每日自制的花费时间去做的点滴,阅读,写作,画画,摄影,舞蹈,踏青。。。这一切的一切便是生活的艺术。

  用傅老的一句话总结,那便是:“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家书,是亲人之间互相倾诉的媒介。思念之人以情为笔,以感为纸,书写下句句行行。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担心、思念、祝福、祈盼——祈盼对方也回一封,也好平了自己胡思乱想的心。

  看似是父亲的开导,但其中还隐隐含着什么。让我们还原场景,略显疲倦的父亲对孩子语重心长:孩子,你尽早了解爱中心酸,便会学着接受一些。流过的泪虽苦涩,却可以在泪中微笑着向她说,愿今生今世两不相见!

  不知那个父亲是否身为过来人,可话中安慰的感觉却不言而喻。于此,不是父亲,而是身边挚友,向初尝禁果的少年劝诫。这是身为父亲的严厉,冷硬却夹杂着担心与思念。

  身后父亲的心愿,“总之,你无论再定演出合同方面,在情感方面,在政治行动方面,主要避免‘身不由主’,我写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触万端,非笔墨能形容。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万珍重,千万自爱。”

  多次强调,望君自重自爱。为父已无太多话对你说,滔滔江河提笔之时便化作一江春水缓缓流动。我写这封信的心情非笔墨能形容,除此之外,还有吗?跳过人物带入,我们看到了不再年轻的父亲提起笔为远在他国的`儿子写信,只留。珍重!

  儿子啊,你可知这一字一画都刻在了你体衰的父亲的心上,你能了解他吗?我想父亲一定会说:希望吧,若是不可,也不强求。只要你安好那便足矣。这是身为父亲的软言细语,真挚还包容着祝福、祈盼。

  我见到书的特点。若是整张家书,全都是教育儿子待人谦虚,做事严谨;不气馁,不骄傲;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的话未免有些冷淡。这是家书,面对学有所成的儿子,除了感到自豪,不应该还有一点寂寞吗?毕竟……那是从小养大的儿子啊!《傅雷家书》还成功在那一丝人情味儿。不说全部,大致上寄给傅聪信的日期后,都会有一两句描述家人近况的话。我还记得那一句。

  “前几日我连续着发烧,直到近期才有所好转。”“你娘很想念你,何时你能寄一封信过来呢?”

  后记:看到书的前言,方知傅聪是在葬礼上赶到的。我仪表堂堂地归来时,你已去了。黑白相片印着你曾经地容颜。因为时差,计划中的正午到来已推移到黄昏迟暮。树欲停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一遍遍温习泛黄的纸信,想从墨香殆尽的纸张中看到昔日人。

  我给您的回信,远少于您给我的,连关心也是,有时几个月也不会一封,可我却不曾在意。

  今日,我终究是慢了一步。

  愿天上的亲人,一切安好。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一封封雪片似的家书都饱含着亲人间的浓浓情感,在战场之间来回穿梭。而这本厚厚的《傅雷家书》,又包含着傅雷对儿子的哪些情感呢?

  轻轻翻开崭新的封面,细细品读,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傅雷夫妇对两个儿子的爱和期望。不管是对他们艺术方面的谆谆教诲,还是生活上的千叮万嘱,从中我都品味出了浓浓的亲情。傅聪出国多年,为了避免他忘记中国的文化传统,傅雷不间断地为他寄去一本本中国名著,从《诗经》到《世说新语选》,从《楚辞》到《唐五代宋词》;他建议儿子每天写一些中文日记,并坚持要他用中文与自己写信,就是为了不让他忘记祖国的汉字;为了让儿子更好地理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他用文字耐心地引导儿子,一步一步……他做这些事情,就是为了让儿子不要忘记:我是龙的传人,那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的子孙!

  和现在许多父母不一样的是,傅雷和儿子之间不仅仅是父子的关系,更是朋友的关系。他像一个知心者一样,与儿子天南海北地谈:他们谈艺术,“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世所必然的境界”;他们谈婚姻,“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他们还谈中西方文明的异同,“中国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我们只看见古人提到彻悟,从未以信仰坚定为人生乐事,而这恰恰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幸福”……他希望儿子在国外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人格的尊严和崇高的.气节,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的父亲,他对儿子的要求很高,但他同时也在忏悔自己以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希望儿子能做得比自己更好。

  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平日里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桌上一碗碗冒着热气的菜肴,上学前耳畔的一声声叮咛,也包括父母日渐苍老的背影……为人父母,他们虽然没有傅雷夫妇的博学,但他们也在努力让我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做人的道理。可是他们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又真的像傅雷一样,理解它们,并努力去完成了吗?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傅雷家书》是傅雷给儿子和媳妇写的书信。12年来,他写了上百封书信。他用书信来陪伴孩子成长的几个阶段。

  傅雷和他儿子仿佛是一对亲密无间情侣无比的朋友。他们虽然在书信上联系,可是他们无话不谈。同时他们有又好似一对老师和学生。儿子对父亲最佩服的一点,是他特别善于“旁敲侧击”地启发人,这就是一位父亲教子的智慧。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信的内容。父亲给儿子提出的人生建议涉及了很多方面,。有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求学、感情处理等等。然而,在这其中父爱流淌在不说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浓浓的父爱流露在其中。语句表意不清。文字之间流露出浓浓的`父爱。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我特别崇拜傅雷教育子女做人的方向。我觉得这个方向再正确不过了。因此,所有的几乎每一封家书生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总拿自己的经历外例教诲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你要得体与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交往要得体,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意识五,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组织好语言。

  我认为所有的父亲都应该像傅雷这位伟大的父亲学习。生活中不少许多孩子的父亲总是以打骂为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像这位父亲一样,抓住孩子的内心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式教育。虽然这种教育方式相当危险,没有几个人成功然而他成功了!危险吗?

  傅雷的儿子和他,父子之间总是互相关心指导鼓励。这也是我们现代家庭父与子应当学习的,因为现代科技的原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多父亲和孩子都沉迷于电子产品,也有的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工作压力的原因,导致一天下来,父亲和儿子交流时间实在短暂。关系就渐渐疏远了。然而傅雷和他儿子仿佛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和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老师,他们互相学习指点共同努力。一起向成功迈步。

  总而言之这对父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作为父亲要学习他们的教育方式,然而作为儿子要理解父亲,尊重父亲,以及配合父亲。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华灯初上,临窗的小桌,一点孤光微微的颤动着,笔墨在纸上浅浅晕开,纸笔的中年人一笔一画,落笔时分外认真:“亲爱的聪……”萦绕在坚毅的眉眼间,是淡薄而不失厚重的温情……

  风翻过一页纸张,才把我从近百年前的幻影中拉了回来,摩挲着手中仍留有余温的《傅雷家书》,幻影中那中年人的低喃仿佛又落在耳边:“亲爱的聪,近来……”无尽思念。

  初识傅雷,是在其友人寥寥的言语间,杨绛说他“对别人都温和有礼,唯独对自己的儿子十分严厉”。楼适夷叹他“对傅聪过度严厉”,于是脑海里便树立了一个传统大家长式父亲,怎么会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呢?直到接触了《傅雷家书》,那些滚烫真挚的言语间,哪见得一点冷酷的影子!再往里探,那父子交心的情景更让人心生艳羡。抛开一切,傅雷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只不过不同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不同罢了!

  开篇便是沉重的忏悔,一个“聪”更是将其互相间的距离拉得很近。有人说过,没有人是生来会当父母的,他们也是通过一步步的学习和摸索走来的,其中很大的影响来自父母,傅雷的身后有个严厉的母亲,这对他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傅雷又将这段童年“阴影”经历传给了傅聪。傅雷教子,兼有言传和身教,傅聪、傅敏兄弟在童年时是一对“小顽童”。傅雷脾气暴躁,也曾因为孩子调皮而动手,但在这封家信中,他却向傅聪表达出自己的心迹:“跟着……与热爱呢?”多么动听的内心剖白!

  傅雷对傅聪的爱表露在一封封的书信中,那一句句深沉的笔墨间,全是拳拳爱子之情,对傅聪生活上的一点一滴的叮嘱细致无比,比如在一次书信中他提到了傅聪在仪容上的坏习惯,含蓄地表达了不赞同,令人动容的是,他没有命令服从,而是在建议。这平等的语气,也透露出父子之间感情如此深厚。

  看到这里,我也想起了我的父亲,他是一个对我和妹妹要求十分严格的人,特别是在青春期,我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僵化,有时我和他吵了架,又不好意思说抱歉,便选择了用信纸记录,有些话我觉得放在纸上比说来更好,父亲看到后也会默契的回信给我。内容肯定没有傅雷先生的家书内涵之深,也没有出彩的文墨,可我觉得这一张笔墨中,一纸情是相同的,都是独属于父亲深沉而又朴素的爱。

  近百年前的灯下,中年人落下最后一个字,封好信,目光里是无尽的思念与爱,灯光摇曳间,晃花了那一抹凝望窗外的影子。近百年后的灯下,我又重翻开厚重的家书,细细品读,这一张笔墨一纸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并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为它里面包含的都是爱。它就是《傅雷家书》,一本关于爱的书。

  没读过《傅雷家书》之前,我以为只不过是一封又一封枯燥无味的家信罢了,为什么要编成一本书来让我们阅读呢,可是,当我认认真真地读完这本书后,我完全消掉了我这个认为枯燥无味的想法,这本书竟给我带来了无数启示,从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爱!

  说起父爱,他是不同于母爱的,他没有优柔绵长,他更像的是一杯温开水,虽然平淡无奇,可又能让你浑身温暖,倍感热血。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在书信中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家书中,傅雷不忘时刻教诲儿子,没有一丝的溺爱,既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样与儿子闲谈,与他交流音乐、文学、艺术等等,扮演着一半父亲、一半益友的角色,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开启了一扇不大却能看清一切的窗户,很好的为我们保存了那个年代珍贵的记忆,正因为有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明了的阐释出来,它不仅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生行事的准则。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亲,在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他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给的爱是永远不能与任何人相比较的。他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来,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和处事态度也是非常好的。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坦然谦虚,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远铭记。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第一次看到《傅雷家书》是在父亲的书架上,那时我正要上高三,父亲只是简单的给我说了一下内容,要我好好的把它看完。在我的藏书中,《傅雷家书》是我多年来翻阅次数最多的一本书,它虽然装裱陈旧,且从第一页到后记都有自己当年用笔画下的重点感悟印记。

  犹记得当时读完家书,思绪万千,心情极不平静,为人之父的傅雷先生,它规定孩子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大气之成,有待雕琢。在长子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我们看到了作为父亲的傅雷所倾注的心血……

  傅雷先生告诫在异国求学的傅聪:“单纯的乐观是有害的,一味的向前看也是危险的。古人说‘鉴往而知来’便是教我们检查过去,为的是要以后生活得更好。”这段话给了当时正要的我感触很深,几次向父亲讨教:“我是否已走出单纯的乐观?我是否已知道去回顾自己的不足?”‘鉴往而知来’几乎就成了我初涉世事的座右铭。

  在我反复多遍的阅读中,这段话给了我无限的感慨和激情,也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冲破了一些艰险与磨难。与人为善,快乐求生。傅雷先生是这样说的:“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傅雷先生在婚恋观上,亦对傅聪有多番指教:“对终生伴侣的要求上,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而主要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相互尊重、谅解、宽容当是最重要的……”这封家书对我影响之深,是我一生都为之欣慰的。在我还是年少轻狂,对爱情懵懵懂懂的'时候,这番话给了我一个明确的交友方向,让我不会再爱情这条道路上走上歧路,找到适合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这怎能不让我对《傅雷家书》感怀、难忘……

  《傅雷家书》中上百封指点子女的家书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角色的变化,不同时期给予我许多不同的人生指南。虽然著名翻译家、艺术家傅雷先生在家书中传授深奥的哲理及一些言传身教的范例,是我等平凡人难以企及、并未和汗颜的,但是这本好书中一些浅显易懂的做人准则确实让我终生受益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微风拂晓的时候,阳光正好,坐在窗边,读了那《傅雷家书》,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所忽略的。

  “这封长信写了五六个钟”,“跌跤后,腿力尚未恢复……替你翻译,都是忍着腰酸背痛来做的。”

  父亲身体上出了问题,依旧要顾及儿子的钢琴学业,技巧训练,心态变化,情感问题等等,甚至连细微的事情也一一上心。为儿子忙前顾后,工作繁忙之余还要挤出时间为儿子抄写翻译,到底来,父亲到底只是是希望儿子的学习生涯是能够顺顺利利学成归来。母亲在做完家务之余,分担着父亲的工作也常常对待儿子总是嘘寒问暖。父亲自己常在深更半夜,夜深人静之际,强忍着腰酸,顶着背痛,撑着疲劳,默默地在空白的信纸上写下一字一句,成段成篇,小心翼翼地叠好,整齐,带着殷切的希望装进薄薄的信封,等待着儿子的回信,只为儿子一切安好……信寄出去后,连回信日期也预估好了,收不到回信,父亲会心急如焚,寝食难安,提早收到了信,高兴得像个得到糖果的小孩子。

  试问自己,如果生活在以前,我会花五六个钟,顶着疲惫去给父亲写上一封信吗?我想我肯定是难以做到。我或许可能只会抽出十来二十分钟去问一声是否安好,但是我相信我的父亲也一定,必定会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当我需要时一声不吭,帮我打理好一切。一次,我让爸爸帮我打印一份照片资料,转头就跑出去玩了,回来玩累了也就忘了。谁想为了让我看得更加清晰,把照片的文字逐字逐字打印出来,他本来就不太熟电脑,到我手里的时候,我惊喜地问,弄了多久,他摆摆手说没多久。后来,妈妈告诉我说你爸爸打字就打老半天,打印机太久没用忘记了,就在那敲敲打打,弄到凌晨才搞好……

  社会上,有许多的.人,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忽略了这份朴素而深沉的爱。甚至会误解扭曲这份爱,嫌弃他们啰嗦多事,跟不上时代潮流,不理解年轻人的生活,总是指手画脚的。

  我看过《时文选萃》里一篇洛阳晚报的文章。女儿上高中了,开始离家寄宿了,少了女儿平日里的吵嚷,少了女儿的嫌弃,父母应该高兴,可却是装了满怀了落寂。周末没到,父亲叫妻子买多点好菜,妻子说早就备好了,就等女儿回来了。

  也许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不管子女如何,始终将心底十分的爱,无声的付出去了。父母之爱,难以报答,但我们更应该尽己所能,多体谅,多陪伴。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而这些坎坷正能磨炼我们的意志,使我们的生活不会像死水一般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这种生活是无味的,也毫无意义可言。要保持极高的修养,平静、坦然地面对,保持一颗达观、向上的心。”

  这是《傅雷家书》中的一段话,一封封书信,漂洋过海,传达出难以割舍的父子之情。傅雷在信中这样写道:“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关于青年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诚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位值得钦佩的父亲,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热爱祖国的人,甚至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但他并不是古板地儿子,而是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在傅聪遇到挫折时,他通过鼓励让傅聪爬起来,勇敢地向前。在傅聪犯错误时,他并没有发怒或者包容,而是告诉傅聪,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而当傅聪取得成就时,他会送上祝贺和赞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对傅聪音乐的教育上,他有时以父亲的身份给他指导,比如先强调注重技巧,而后反复要他真正领悟音乐本身,有时他又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交流。我觉得他的教育方式是优秀的、是成功的。相反,中国的一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迫切,却又未采取恰当的方式,他们有的盲目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有的采取“打压式”教育方式,还有的盲目跟风……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饱尝辱骂、拳头的滋味,在恐惧的压力下成长,我想这些人真应好好地读一读《傅雷家书》。

  此外我也从这本书中学到许多人生道理,比如“一个又一个筋斗栽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是的,跌倒也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有爬起来的勇气。

  这朴实的家书,却有着深邃的父爱,深远的教育意义,实在让人感叹!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还是一位严慈的父亲,他为国人培养出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傅聪。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八十年代至今。《傅雷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中“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教子的历程”;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为此在当年的笔记里,我写下了一句话:这是博大而精深、感天而动地的一本书。傅雷对音乐富于穿透力的诠释,对中国文化清澈的认知,对美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对人生几近苛

  刻的执着,等等,等等。除非你亲去阅读,你亲去感受文字间的深刻和温暖,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本书它会教会你很多。教会你如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教会你如何生活得雅致而富有品位,教会你如何理解音乐如何对待艺术,教会你去读哪些中国古典图书能更快地吸取其精华,教会你接人待物的礼貌。最最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应该怎么样做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心得12-27

《傅雷家书》心得01-14

傅雷家书的作文03-03

《傅雷家书》作文03-04

《傅雷家书》的心得07-04

傅雷家书作文05-24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1-16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19

读傅雷家书心得03-26

《傅雷家书》阅读答案08-02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