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1
拜读了窦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读书一生”的阅读态度。她认为: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在她看来,要以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龋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启蒙时的“小人书”叩开了她阅读之窗,读书看报的习惯培养了她的心性,只要遇到好书总会情不自禁的`翻阅,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她博览群书,儿童经典令她和学生建立起了共同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人物的人格特质和道德勇气,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文学社科经典令她无形中拥有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对生命的质感和情调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经典教育理论书籍用理论去指导,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实用的,更是快乐的。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回到教育的原点》一文谈到,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读了这些文字,我也开动了脑筋,认识到不仅要学会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还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会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添一份人生的精彩。读了这本书后,我会更多地在反思中阅读,在阅读中反思,提高自己的素养,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2
窦桂梅——吉林市走出去的教育专家。在她《回归教育原点》一书中,对如何有效的听课和评课提出了具有特色的观点,从她的书中,我深刻感受到一位称职的校长,不仅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要强,而且在教学业务上也要精,“校长应是所有学科的通才,某学科的专家”每一位校长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范围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作为校长必须要让教师相信,课堂生活绝不只是为了生存而必须从事的被动工作,而是应当成为自己为未来储存幸福基金的事业。”——窦桂梅。
作为学校的校长,我认为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应该是在三尺讲台——也就是课堂。作为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很好的学校管理知识,还应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为此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我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规范。
在严格遵守《吉林省义务教学常规》、《吉林市教学管理规范》等常规管理制度的同时,我提倡开展了“四轮备课”“调研课”“推门课”“团队校本研修”等教研活动,做到了对教育教学全程的常态化督导。
学校每周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时间,教学领导包保年组并深入其中和老师们一起研学。每周二为集体备课推门跟踪,每周三为行政领导教学调研,每间周周五为全校业务讲座,以此来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推行行政领导调研课活动。每周三的第一二节课,校长都要带领全体行政领导共同走进课堂,有不定年段,不定班级,不定学科的随机调研;有针对特定特定学科及学科教学领域的专项调研;有针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式调研;有针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的跟踪调研。我们对书法课、法制课、成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体育课及起始年级班主任课堂教学进行了重点调研,在调研中及时发现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习惯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行政领导调研课活动,调研的过程就是老师们接受指导的过程,也是帮助老师实现高效教学、师生减负的过程,我们调研到哪就现场解决指导到哪,行政领导调研课的开展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最有力的助推。我校的教学管理经验在市区进行了展示,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兄弟学校的高度认可。
作为一把校长,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我对领导班子提出了“听课听得出门道”和“评课评得出名堂”的具体要求,使得我校的课堂教学听评课逐渐显示出其独具魅力的味道。
每学期学校都要根据教师的年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学科分类等条件,精心选择进行听课,听课后与教师充分交流,教师要写反思,领导要有小结,还有的要形成博文,通过这些文字及时的记录听课的点滴感受,让流过耳畔的声音变成白纸黑字的印记,对于教师,对于领导,对于通潭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梳理的'过程,都留下了成长的足迹,最终形成了宝贵的资源。这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将考虑如何调动所有教师积极性主动的走进课堂,带着问题听课,变成自身专业发展的必须,使听课真正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使这样的一种现象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评课人说的意气飞扬,最终的效果却是“萝卜炖萝卜——于事无补”。我鼓励听课的领导和教师不要听了就评,而是应该明确你要评课的这位老师身上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的重点是什么,既能发现教师教学的亮点,同时又能锐利的之处存在的缺点,并可以准确剖析。几年来,在我的努力下,学校的评课可以说是课堂教学后的“盛宴”,大家能围绕共同的话题占课对话,平等交流,虽有“主”“从”之分,但也改变了“领导说了算”的局限,在开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评课的过程。给广大授课教师树立了一个重要观念,评课不是批评,更不是无谓的赞美,而是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长作为教育改革的引领者,较强的业务素质是时代的需要,是胜任校长工作的前提。“一校之长应是师者之师。”校长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构筑自身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能成为内行校长,成为全体教师的引路人。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3
这本书给我们分享了窦桂梅老师精彩的教育人生,领略了她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要“无条件的热爱学习”,学习是会得到实实在在收益的,“学习让我们走向生命的高贵”,她的人生经历令人感叹、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精神的震撼、思想的洗礼,其中的韵味让我回味无穷。
从她身上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教师要发展,首先就在于经典性的阅读。,读书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保持智慧鲜活的唯一途径,教师一旦停止学习,课堂将变得味如嚼蜡,因此我们应立足现实,从阅读经典开始,历经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阅读一定要回到经典阅读。”这是窦老师给我们的建议。《童年的秘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漫话》、《教育人类学》……这些经典作品,一定要读开去,读进去,读下去,反复地读,来回地品,深度阅读,深层对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每次读窦老师的文章,都让我深深地触动。感受她激扬的文字,体验她细腻的情感,惊叹她出众的文采……学习,读书,确实是增加人生宽度和厚度的最好方式。
与名著相约,与经典碰撞,每一次经历,也许是辛苦的,每一次坚持,也许是需要毅力的,但经历过、坚持过来的体验,却是他人无法体会的。成长也好,发展也罢,都需要不断地学习。
在窦老师的'理念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找到了一个心灵支撑;窦老师的一句句话语就如黑暗中的灯塔,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窦老师更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不仅是一个名师,更是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这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真正典范!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4
非常幸运,初识窦桂梅老师是在定海听《秋天的怀念》,她那一句句的“好好活”感人肺腑,激情四射的话语回荡在耳边,她的课触及到了我们的心灵深处。再识她是在杭州千人万课的《牛郎织女》中,这么一篇冗长的民间小说就在窦老师的读读聊聊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时我感觉到窦老师不仅有激情,还饱含着幽默感。留在最近印象中的是在宁波新经典大讲坛中的有关朗读的讲座,回忆起她重诵《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话语,让人语惊四座,一时间就觉得是情景再现。今日捧起她的力作《回到教育的原点》进行咀嚼,真是受益匪浅呀!
读到“秀”中方能“眉目清”这一篇章时,让我感受颇深。记得上个学期,学校推出了骨干教师挂牌课,不善于听数学课的我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每次听完数学课,总是唏嘘不已,感叹数学课的轻松自在和脉络清晰,总在思考:什么时候能把数学课和语文课中和一下,或者语文课上成数学课的味道。窦老师在书中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尽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有其独特的丰富性,甚至“模糊性”,但是教学环节是否也尽量要简单,思路也尽量要简约。真实、简约、扎实正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实效,课堂无论怎么改,都要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教学的效果必须看得见。如果把自己的`课拍成录像,去细细回味,发现真是“惨不忍睹”:首先语言拖沓,口头禅不断,有时不放心学生的回答,总是把学生正确的回答重复了多遍。(这好像是语文老师的通病),其实这样丝毫没有效果,反而会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其次,课堂调控能力一向是我的弱点,课要么是前紧后松,要么是前松后紧,遇到学生冷场的时候,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冒冷汗,遇到不能处理的地方便只有空堂几十秒的份了。再次,是无目的的教学,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都需要有目的地去做,但是曾几何时,我是为了完成这个环节而实施,究竟是让学生怎么做或者要学会什么,连自己也不得而知。记得我初次设计《搭石》教案时,把字词的教学和理解放在在第一课时,然后把课文的纯粹理解放在第二课时,在第二课时需要花五、六分钟左右来讲解什么是搭石和搭石的作用,然后再重点讲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的具体体现,最后再讲一讲这搭石体现了乡村人们的什么品质。在组内针对这份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时,同仁们觉得这一份教学设计有些脱节,又有些拖沓,像这篇课文的生字词都与课文的内容紧密相连,在第一课时已经设计了有关生字词的教学,但是在第二课时理解有关的句子时,又是采取了通过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办法,这样是否又重复了,不如把理解词语就放在第二课时中的随文识字中。再者,在第二课时需要花五、六分钟左右来讲解什么是搭石和搭石的作用,也不需要,只要出示一幅画面,学生们都会理解什么是搭石,不用再大费周折地去讲解。根据他们的建议,我又重新修改了这份教学设计,出示搭石图片,提炼话题:“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这个话题下,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想想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的?在研读过程中,三次回扣话题,展现三个画面,都以这个问题贯穿。同时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面理解词语;把朗读、感悟、语言训练融合在了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课上下来,觉得课上少了一些废话,课更充实了。
现在我更明白了,“眉清目秀”是任何课堂都能做到的,关键在于教师精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如何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40分钟时间了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这就足够了。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回到原点作文06-02
回到原点的作文02-26
回到原点作文09-14
回到原点的句子12-23
【热门】回到原点作文06-03
【精】回到原点作文06-03
回到原点作文【热】05-17
(合集)回到原点作文01-09
回到原点作文【精】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