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读后感(通用1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落叶》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落叶》读后感 篇1
粗读贾平凹的《落叶》时,并不觉得它有特别之处,但细细品读后,才明白作者揭示了一个有关生命的哲理和规律:“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它的存在。”
这篇文章共分为七个自然段,而每个自然段有中心意思和关键词,如:第一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描写“我”家窗前一棵法桐叶子的颜色、姿态、形状,关键词是“丰满、娇嫩而端庄。”文章开头详细介绍了法桐的模样和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冬天,就像人生四季——春天是法桐的青年时期,夏天是法桐的中年时期,而秋天和冬天则是法桐的老年时期。生命就在这样循环往返中运动、成长、衰落。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抒发了对秋天落叶的'惆怅、伤感和怜爱之情,同时对春天充满生机的绿叶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和关爱……文章的结尾作者顺理成章地点题:“我”敬仰法桐、祝福法桐,法桐年年落叶,年年新生,永不停滞。“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大成才了。”干净利落,寓意深长。
《落叶》的语言朴实、优美、婉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并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最后悟出了“落叶”的内在含义,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如树木,生命的目标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去旧迎新,不要哀叹衰老,那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无人能违背。
这个看似简理平凡的道理却让人回味无穷!
《落叶》读后感 篇2
读了贾平凹的,《落叶》我被他的文字投射出的人生哲理深深感动。
看似在写物记事,实际上,正是以桃树和石头为依托,阐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我看到了那一个个装满真情的文字,被作者当成了载我们认识人生的车轮下的枕木。通过他的笔,他的思维,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平凡而美丽,历经苦难,终于实现理想的主题。
小桃树是很平常的事物,作者却用细腻的笔把小桃树给他的感觉描绘的淋漓尽致。我们为什么会感动?作者为什么怜惜它?因为它本是平常的事物,在日积月累中,却沉淀了作者太多的思想和情感。人都有见物生情的.感情。那桃树,经过多少的风雨,却依然守望在那土地上,守望着作者对于记忆有关的一切回忆。再加上桃树生命力强,能不让作者为此提笔书写对生命的感悟吗?
丑石一文,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把一块丑石的命运写得跌宕起伏,让读者大饱眼福。最让我们受益的,是丑石透露出来的精神---虽其貌不扬,却很实在有用。和我们做人一样,要实在,真诚,从不忽视自己的价值,在别人不肯定自己的情况下,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只要你是一块金子,总会发光的,切莫被别人的评价迷失了方向。
每篇散文的主题,无不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美好的讴歌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深深思考。
《落叶》读后感 篇3
不落叶,新叶如何长出?不经历痛苦,怎知成功的幸福。何苦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欢乐的到来,欢乐的离去。
世上有乐观的人,同时也难免会有悲观的人,就像是树面对落叶,乐观的树会想到明年长出的更美的叶子,悲观的树却只能看到脚下枯黄的落叶。生活中,每天都有高兴的事、伤心的事,乐观者只注视欢乐而悲观者只盯住那一丝不顺,其实,我们每天都有理由快乐,只不过悲观者的眼界太狭隘了吧!
乐观者眼中的`世界是缤纷的,悲观者眼中的世界是黑白的,乐观者可以看到耀眼的太阳,蝴蝶绚丽的翅膀和清晨披着露珠的花朵。而悲观者眼中看到的,则是坠落的雨点、枯萎的落叶。同在一个世界,眼中所见,却不同。
曾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位探险家在沙漠中迷了路,将所有的东西翻了个遍,只剩下了一个青苹果,但探险家却不放弃,他一直坚持着向前迈出了一步又一步,当他感到疲倦不堪的时候,他都会告诉自己:“我还有一个苹果,多好,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就靠着这个念头,探险家走出了茫茫的沙漠,而那个青苹果,早已干瘪的不成样子了。
在困境下,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心态,如果探险家是个悲观的人,恐怕他早已被沙漠掩埋了。
做一个乐观的人吧,用眼睛去看身边美丽的世界。
《落叶》读后感 篇4
小鸟和落叶讲的是小鸟劝阻一片将落下的叶子不要害怕死亡,死并不可怕,最后,那片叶子像蝴蝶一样,飞呀飞,最后落在地上了。
小鸟是善良的,也是正确的。死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怕死,死或许有许多方式,有安详的,也有令人恐惧的。但是死了之后,人的灵魂会飞翔,飞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继续过着像之前一样的幸福生活。
所有的生命都会终结,最长寿的,活了5000岁的老树,在1000年后,10000年后,也会死。恐龙那么强大,1亿6500年,也都全死光了。没有任何事物会是永恒的`,谁也说不准,过上几十亿年后,地球是否会化为灰烬,宇宙是否会爆炸,所以,任何事物没有绝对,没准有一天,任何都消失了,人类才开始懊悔。
生命只是一个轮回,一个旅行,人出生,长大,老了,然后死亡,转世后,又出生,一直轮回,直到宇宙大爆炸,一切从头开始。人的一生都在旅行,从出生到长大,从长大到变老,旅行不只是单纯的旅游,而是人生的变迁,人生的变化,死不可怕,死是一个人的结束,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我们是不可能永远存在在这世界上的,但这似乎也是可能的,因为人的美好品质、灵魂和故事会永不消失。
《落叶》读后感 篇5
每当大地被金色包围,凉爽的微风吹过森林,激起一层层金色波浪,风中还飘着一阵阵果实的清香,便是美丽的秋了。
然而,在这幅美丽的秋意图中,还有那必不可少的落叶。它们在秋风的吹拂下,如一只只金蝴蝶从树梢上徐徐落下,在空中飞舞盘旋着,展现自己优美的舞姿,随后悄然飘落在地上。
这景象似乎还带着几分凄凉,几分萧瑟。它们从树梢上落下,这已意味着它们的生命即将结束,它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它们从茂盛到衰老,从成长到逝去,经历了许许多多,岁月带走了它们的青春,使它们变得苍老。
但是,它们还不忘为下一代着想。它们飘落到地上,融入了春泥,化作养料,滋养着新叶子的生长。我相信,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树枝上一定会长出无数嫩绿的新叶,这些便是它们的生命的延续,爱的升华。
作者一定非常敬佩落叶的精神,才写下了《落叶》。而且文中最让我敬佩的是那一片片渺小的`落叶中所蕴含的伟大无私的精神。是它们让我明白:人的生命也如树叶一般短暂,应该好好去珍惜和奉献。学习落叶无私奉献的精神,多多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力量照亮充满希望的人生,让短暂的生命别具意义!
《落叶》读后感 篇6
行动才能取得荣耀,但是大部分伟大成就起源于静止。抓落叶也不例外,秘诀不是快狠准,而是静止。先耐心观察风速和方向,在树叶犹豫不决、回旋下落的瞬间,轻柔地接住它。——汤米·巴席勒
八岁的艾略特是个心思细腻、想象力丰富、聪明而又善良的孩子,在与比自己大两岁的哥哥迪恩比赛抓落叶的过程中,聪明的他早就发现了抓落叶的秘诀,并沉稳地抓住了至少15片落叶,而哥哥以比赛的心态,东撞西撞地追着落叶跑,最后只抓住了7片落叶。
虽然艾略特喜欢赢的.感觉,但是善良的他看出哥哥比自己更喜欢赢,为了继续和哥哥一起玩,他报出自己只抓了5片,赢了的哥哥欢呼雀跃。
美国作家汤米·巴席勒在小说《抓落叶》中,以艾略特的一生为主线,以他的父母、哥哥、朋友为副线,描写了人一生中的各种欲望,就像一个填不满的空洞,人们千方百计地去填充它,一时也不停歇,却因无法彻底填满而痛苦。
面对欲望空洞,正确的做法是,在填充的过程中,时而奋斗让愿望尽可能的实现,时而停止细细观察与无法实现的愿望和解,从而豁达:生命在于奋斗,没有失败。
《落叶》读后感 篇7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就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愿子里如往日一样式落叶满地。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的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看了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每一天都有每一天要做的事情,并不能提前把明天的事情做好。
其实这就像我们写作业一样,每天只能把今天的作业完成!并不能提前去把明天的作业写完!
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吧!、
希望大家看了之后也能有所启发,千万不要像小和尚那样,想着提前做完就,第二天就能轻松了哟!
《落叶》读后感 篇8
当阴冷的西风冲刷着远方的天空,当苔藓般的小草摇摆着变黄,当田野里的孩子们看着一群向南飞的鹅,我惊叹于秋天的到来!人们,总是不经意间错过这朵黄叶花,群星闪耀。
琥珀色的黄昏就像远处的一块糖,一点点阳光在清澈的'窗户上跳跃!窗外,一棵不知名的老树随着苍翠的树木摇摆。一片叶子落下来,漂浮的曲线突然照亮了暗淡的眼睛。无法抑制自己悸动的心,我踩着落叶,走进了深深的小径。
抬头望去,只有一大片白云,却没有过去流过的绿色瀑布。一片飘忽不定的叶子随着最后一次有力的舞蹈在长度空上画了一条完美的曲线。漂泊,摇摆,漂泊。微风使它像平静湖面上的涟漪一样飘渺。它浮在我的眼前,我抓不到它,就像一条河在流过。毕竟,它着陆并填补了另一个空白。
也许是因为一些怜悯,我蹲下来,拿起它,放在我的手里。枯黄树叶背面的纹理已经形成,它们再也不能洋溢绿色的喜悦和活力。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仍然扮演刽子手的角色,因为我给了它新的生命。我渐渐褪去了它的颜色,驱散了它的芳香。想想他们过去,所有的隐士,不食人间烟火,俯仰之间,都是……悲伤的秋意涌上心头。
然而,我完全错了。当我的手触摸到雕刻着沧桑的锯齿状树干时,生命的纹理沿着指尖传递,让我脸红。微风吹过,无数精灵轻轻起舞,让我的悲伤变得不合适。落叶在我脚下翻滚涌动,我相信这是无言的美丽。荣耀之后是沉默。在他们最后一次飞行后,他们毫无遗憾地进入地球的怀抱,睡在一个舒适的温床里,只希望有一点露水,他们将在这寂静中重生。毕竟,“落红不是一件无情的事;它会变成春泥来保护花朵!落叶渐渐覆盖了小路,我清楚地知道这也是播种的希望。
沐浴在多情的斜光里,望着细长的身影,我对许愿星许下了第101个愿望:如果有来生,我可以像一棵树一样站在遥远的天地里……或者只是一片享受了恩典后飞舞的落叶,找到永恒的生命王国。
《落叶》读后感 篇9
学校要孩子们读读《落叶跳舞》,并把它列为二年级必读书籍。今天,有孩子在网上买回来了,我也拿来读了读。它的作者是日本作家伊东宽。他想象力丰富。利用落叶,创作了一个个小精灵。让人看后忍俊不禁。非常适合学前班孩子们去读。到二年级,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要孩子们买回来看,真有些小儿科。不过,这本书的有趣之处,也是它吸引孩子们之处!
看那些拼图,一个个都充满了情趣。有的张牙舞爪,有的龇牙咧嘴,有的开怀大笑,有的眉头紧皱…哈哈,实在太有意思了呀。来吧来吧,一起来跳舞吧。扭扭胳膊踢踢腿,伸伸脖子弯弯腰。来吧来吧,奇妙的落叶!云山雀、猫头鹰你好!咕咕猫、噜噜狗,我们一起跳跳舞!可爱的.小精灵,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来感受"落叶跳舞"吧!
沙沙沙,起风了,在冬日寂静的树林里,一群落叶在快乐地跳舞…用实物剪贴的落叶形态各异,表情丰富,像魅惑的精灵,带出作者心中丰盈的诗意。
《落叶》读后感 篇10
《落叶之歌》主要写了大树上的小叶子非常害怕一阵北风过后会使它跌下地面,它不知道飘落的过程是不是很恐惧,可是害怕有什么用?既然跌下去是它的命运,就要勇敢地接受。
读到这里,我被小叶子的勇气所震撼了,小叶子勇敢地松开双手,落下了。这时下起了雨,小蟋蟀拿小叶子当雨伞,拿它当被子……
原来,飘落的一刻是那么美好,可以让自己变得勇敢,还可以帮助他人。
像小叶子那样勇敢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我非常怕黑。有一次,晚上自己在家,突然手机铃声响了,吓我一跳,客厅太黑,不敢上前去取,听这铃声是特置的,是妈妈来的电话!真想快点接呀!如果不接,妈妈会着急,可是又太黑了!犹豫半天,我的脚才向前挪动一点,最后我鼓起勇气,快速拿过手机,又跑回卧室,我的'速度快到连监控放到最慢也看不到我的身影。
我发现,原来黑并不可怕,只要能鼓起勇气去面对就不那么可怕。
想一想,小草为什么能够顽强地破土而出,是因为它有生的勇气;临近死亡的小鸟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那是因为它有生的意念,如果只遇一点儿挫折就打退堂鼓,那你永远不会成功。
生命中不能缺少勇敢之心,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一路乘风破浪;一路过关斩将,拥有勇敢之心,才能拥有完整的人生。
《落叶》读后感 篇11
郑荣来先生的新著《落叶也精彩》问世了,可喜可贺!元旦刚过,我就收到了他赠我的这一新年礼物。趁着去哈尔滨出差的机会,来回动车都要坐7个多小时,便把这本散文集读完了。总的感想是:细腻、生动、精彩。郑荣来真不愧是"高产优质"作家,写出的文字又多又好看。
这本书分为5辑:一是"匆匆行旅",写的是人生旅途经历与感悟,有高考纪事,也有写初到报社情景,更有在干校和报社生活的脚印。二是"乡韵亲情",写的是老家的河流与房子,家乡的人物与趣事。三是"师友留影",写谭文瑞、冰心、王朝闻、袁鹰、方成等名人轶事。四是"多彩风景",写各种鸟、树、花、水、雨,其中有一篇就是"落叶也精彩",五是"学而问道",是文学评论、杂文。
郑荣来的文字很自然、流畅,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把它写出来,奉献给读者。厚厚的一本270多页的书,近百篇文章,既是生活的积累,又是生活的升华。比如,郑荣来写人,就写了老师、同事、朋友、乡亲、孩子等,多样人生,尽收眼底。郑荣来写鸟,就写了乌鸦、布谷、麻雀、喜鹊等好几种,有的写它的叫声,有的写它的筑巢,有的写它的遭遇,有的则写它与人类的关系。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取材,不同的观察,都显示出鸟类的可爱,加深了人们爱鸟之情。郑荣来写树,写了白杨、槐树、黄栌、柿树、泡桐、柳树、梧桐等,他细心观察,从树的出芽到落叶,都未放过,以拟人的手法,把树写活了。因此,"落叶也精彩"这一名篇的诞生决非偶然,是郑先生从观察到思考的结晶,是从欣赏到哲理的飞跃。
郑荣来写道:"落叶的精彩,在于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真实。它们有的以颜色取胜,让人赏心悦目;有的以落叶行为的有序,以此启人心智;有的以耐力表现,不畏西北风吹打,宣示一种坚持的风格。"他把各种落叶写出了特点,贴切而具体。正鉴于此,他的这篇散文被两三个地方作为中考试题,试卷要求考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写作手法、品味语言特色、给人何种哲理思考,等等。
我与郑先生的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他是我的校友,都是复旦毕业的;他是我的学兄,65届的比我高两届;他又是我的同事、领导,还是我的邻居;正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俩比较熟悉。我的两本散文集都是郑荣来作的"序",在报社大院见面时,我对他的称呼也不是很固定的:"郑老师""郑总""老郑"都用过,有时还直呼其名。当然,"郑老师"还是用得最多的。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脸上总带着微笑。坚持锻炼身体与写作,是我对他最深的印象。
郑老师今年77岁了,白发童颜,精神状况很好。他自言要量力而行,不放下手中的笔,继续写下去。正如他为落叶所作的总结那样:"落叶的精彩,又在于它喻示了一种人生。落叶的前半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励人朝气,夏天给人荫凉,秋天悦人心情。它没有虚度一生。人生也当如树叶,尽心尽职走完自己的途程。"我们有理由相信,郑老师的人生旅途会越来越精彩,会有更多的佳作诞生!
我未能详细介绍此书的内容,而是推荐大家赶快一读。
《落叶》读后感 篇12
朱光潜先生的《厚积落叶听雨声》其实买了很久,一直没有看。喜欢这部书名,更知道朱先生是大家,有一种好东西要留一留的感觉,所以才读完。读的时候,就后悔读晚了。
本书六章,三十一小段。第一章厚积落叶听雨声:生命,慈惠殿三号,后门大街,花会,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这一章基本是讲在北京的生活着的一些所见、所思和感慨。第二章此身已近桃花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情人眼底出西施,依样画葫芦。这一章应该是对艺术的思考,或者说是作者欣赏艺术的所思。第三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无言之美,看戏与演戏,文学的趣味,刚性美与柔性美,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这一章是对艺术的哲学思考。第四章风行水上自成文:文学与人生,流行文学三弊,眼泪文学,诗的`意象与情趣,音乐与教育。这一章似乎重点在论述文学如何美的问题。第五章站在后台看人生:谈人生与我,谈十字街头,谈摆脱,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悼夏孟刚。这一章是谈美的各种角度。第六章此时、此身、此地,谈冷静,谈价值意识,谈美感教育,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慢慢走、欣赏啊!这一章是谈美、谈美的欣赏,更是谈人生。
读这样一本关于美学的著作,原以为是对美术的理解欣赏,没想到这一个美学是全方位的,除了绘画、书法,还包括文学,甚至人生。所以读下来深感受益匪浅。
经历过不美的岁月,置一个聆听的位置;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厚积落叶听雨声”启示着一种便捷而珍贵的“生活美学”,那就是预先为“美”准备好播种、发芽、生长的“苗圃”。真正的美极为柔弱,却不可征服。于“此时,此身,此地”,像草木虫鱼一样,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那样,你就会常常看见美,常常感受到美,便也会不自觉地给社会奉献美。
应该说这本书的一些章距今都有近百年了,可是今天读来依旧觉得很受用,很有启发,这便是精品的魅力吧。
“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没有读者那也算不上好诗,也没有生命力。
“所以相片,只能抄写现时界,不能创造理想界。”再好的相片也只能是对现实的抄录,无法加进自己的想象,而美术可以。这也就是相片技术再高,仍有很多人对美术趋之若鹜的缘故。
这样读来颇有感触的句子,书里很多。很感谢。
《落叶》读后感 篇13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当着落叶纷飞》,看完会有很多感触与疑问。作者描绘了十四岁留守儿童沙莎的“草样年华”与重回人生正轨的心路历程。
《当着落叶纷飞》的主人公——一位十四岁的留守儿童沙莎。头发短的像刺猬因为父母的许多不得已让沙莎和爷爷相依为命。让她不禁感慨“说什么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生存状态堪忧,成绩下降,心理失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水准滑坡…嚯,全沾上了!什么特殊群体,不就是一群坏小孩吗?坏小孩怎么了?如果“坏小孩”(的名声)可以换回老爸老妈在身边,我要大声说:我—愿—意!”沙莎是多么缺乏父母的陪伴,她为了可以换父母在身边竟然愿意挨老师骂,受同学欺负……
沙莎有个朋友—阿三,阿三送给沙莎刀子,她喜欢上了刀子,刀子虽然给沙莎带走了不愉快,但是却带来了厄运。因为一次意外,沙莎捅伤了一个少年,被关进了少管所。沙莎在少管所中虽然失去了刀子,但却爱上了看书,并且迷上了作家何大草的《刀子与刀子》。也遇到了上海的记者潘小姐。潘小姐与沙莎书信交流。之后潘小姐将沙莎的故事登在了报纸上,抒发出沙莎所面临的所体会的成长的痛苦,青春的'迷憫。
但就在一切将有所好转之时,沙莎撒了个谎,逃出了少管所,得到了自由,但也踏上了逃亡之路。
沙莎也喜欢写日记,日记中记录了艰苦但又快乐的少管所时光,向我们介绍了一个热心帮助沙莎的“周妈妈”,她帮助沙莎找到了她的爸爸妈妈。沙莎的日记中还记录了她逃出少管所去了哪,干了什么。随后又碰到了自己仰慕许久的作家何大草……
这是一个“在路上”的故事,作者突破对一般儿童小说的局限,情节精巧,意义厚重,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留守儿童的“草样年华”。
【《落叶》读后感】相关文章:
落叶05-26
落叶的作文06-19
落叶的日记05-27
秋天的落叶06-08
落叶的作文05-29
落叶的经典句子10-11
落叶的句子02-12
秋天的落叶03-24
落叶赞作文06-18
落叶飘飘作文06-19